专家预计:心理养生将成为21世纪的健康主题。所谓心理养生,就是从精神上保持良好状态,以保障机体功能的正常发挥,来达到防病健身、延年益寿的目的。心理养生的四要素包括:善良、宽容、乐观和淡泊。
善良是心理养生的营养素。心存善良,就会以他人之乐为乐,心中就常有欣慰之感;心存善良,就会与人为善,心中就常有愉悦之感;心存善良,就会光明磊落,心中就常有轻松之感。总之,心存善良的人,会始终保持泰然自若的心理状态,这种心理状态能把血液的流量和神经细胞的兴奋度调至最佳状态,从而提高了机体的抗病能力。所以,善良是心理养生不可缺少的高级营养素。无偿献血没有功利,献血救人源自于人们帮助别人的美好善良愿望和本能,这种本能,就是人性向善。与人为善的献血行动,能使献血者获得欣慰、愉悦、轻松和自豪的感受,符合心理养生的需求。
宽容是心理养生的调节阀。人在社会交往中,吃亏、被误解、受委屈的事总是不可避免。面对这些,最明智的选择是学会宽容。宽容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。它不仅包含着理解和原谅,更显示着气度和胸襟、坚强和力量。一个不会宽容,只知苛求别人的人,其心理往往处于紧张状态,从而导致神经兴奋、血管收缩、血压升高,使心理、生理进入恶性循环。学会宽容就会严以律己,宽以待人,这就等于给自己的心理安上了调节阀。无偿献血本身就是心存宽容之心行为,捐出的血液无论救助了对社会、对个人有过利、有过害的任何人,更不管需要者是男女老少,从不指定特定的接受者,体现到人的生命高于一切的包容之心;无论献血前、中、后他人对自己献血行为如何褒贬,均一笑置之。
乐观是心理养生的不老丹。它可以激发人的活力和潜力,解决矛盾,逾越困难;而悲观则是一种消极颓废的性格和心境,它使人悲伤、烦恼、痛苦,在困难面前一筹莫展,影响身心健康。参加无偿献血本身就是身心健康、乐观向上、心地善良的人群,无偿献血救助的是他人,愉悦身心的是自己,人通过参加无偿献血,发现、展示自己的人生价值。
淡泊是心理养生的免疫剂。淡泊是一种崇高的境界和心态,是对人生追求在深层次上的定位,使人保持一颗平常心。无偿献血看中的是救人,淡泊的是名利,只求奉献,不求索取。
可见,无偿献血既是一种救人高尚情操,更是一种心理养生的具体行为,两者互为因果,何乐而不为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