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动态
  献血知识
  献血者权益
  精彩瞬间
  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2014年中心血站外出进修人员培训学习报告展示(二)

2014年中心血站外出进修人员培训学习报告展示(二)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北京血液中心进修学习报告

孟艳丽(待检科)

2014628日,我赴北京血液中心进修学习,在近一周的学习过程中,我与血液中心待检室的各位老师共同完成日常工作,了解了他们的工作流程、工作方式、方法。工作之余,学习了待检室的工作手册、各项管理制度和各项表格的填写。重点向段兰科长学习了隔离、放行以及报废血液的处理过程,下面学习体会汇报如下:

一、通过学习使我的眼界开阔了,工作思路更广泛了。待检室各位老师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很感染我、娴熟、高效的工作技能值我很好的学习,严谨、科学的科室管理更是我学习的重点。虽然他们工作时间是弹性的,但科室管理井然有序,既能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最大能量、各尽其责,又不浪费资源。二十人多的待检室有严格的分工,(初级人员是不能做打签、隔离、放行工作的,只能做装合、装袋等,一些配合性工作)严谨的工作流程,再加上积极的工作态度、科学的管理,保证了每天近2000袋工作的顺利完成。

二、北京血液中心的血浆外包装合,从色颜上就有区别,不同种类的血浆外包装合色颜不同,一目了然,并且在外包装合上有血型标签,我认为我们可以学习借鉴和改进。

三、北京血液中心待检室不合格血液的处理方式是,打印不合格血液标签后,由当天主班在微机上核对后统一放入报废血冰箱内,每天固定时间医疗废物回收部门来科室同主班交接,完成报废血处理。(HIV)阳性血交业务科处理)段兰科长介绍他们是根据《北京市医疗垃圾及废物管理办法》的相关规定执行的。他们阳性血是不经过高压的(高压过程有破裂危险的)。

四、北京血液中心待检室由于工作量大,有一次打印标签45个的现象,工作室没有使用低温操作台。我们打印标签时使用低温操作台,打印标签严格执行“一血一签一核对”的原则,并且必须经过二次扫码核对后才能执行放行。特别是放行前要将不合格血、复检血挑出后才可以执行放行,这样才能有效提高血液安全系数,保证我们工作无差错。

五、去北京血液中心进修学习具体情况汇报:

162晚出发63中午到北京,3号下午130 到北京血液中心医政科报到,任科长去卫生局15时回来接待了我们,联系了段兰科长,接着去总务科领了白服。

2648点到的待检室,段兰科长介绍了基本情况,与刘老师开始当天的工作,因为是小长假后的第一天工作量较大,我与刘老师负责A型的悬浮、血浆、血小板的打签、核对、包装、放行工作。(A型一个型就700多袋)工作到11点多,下午陆续接收外采血液,13点、15点分别将外采血液提到成分室,接收外采血液,最晚到20点左右结束当天工作。

3656日上午还是负责A型血液的打签、核对、包装、放行工作,每天在500袋左右,下午工作之余学习了科内工作手册、管理文件和相关记录。

467上午段兰科长带我们参观了采血科、采血大厅、成分室、储血科,顺利完成了我们的学习任务,68晚返回。

总之,此次进修学习收获很多,对今后更好完成科室管理、科室工作帮助很大,我一定把好的经验、先进的管理运用到今后的工作中,取长补短,为更好的完成待检科工作进我最大的努力。

再次感谢站领导和业务科给我进修学习的机会,期待下一次进修学习的机会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进修学习心得

宁宇(体采科)

    转眼间经过5天的学习,我想每个人都有不同且很大的收获。对于我个人,我认为这次北京学习非常有意义、有必要,因为它不仅让我充实了更多的理论知识,更让我开阔了视野。在体采科学习过程当中,从所听到所闻,每时每刻都让我有所感动和收获,通过学习工作经验、思路方法,较全面的提高了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。以下是对这一周的学习内容对站领导及全站同志进行的汇报:

周一早800到血液中心业务科报道,随后跟随科领导来到本次进修学习科室体采科(宽阔明亮的机采大厅,整齐有序摆放着机采血小板机器:“MCS+AmicusTrima”。)认识了本次进修学习的带教老师,她和蔼亲切的态度让我紧张的情绪放松了不少,通过与老师的沟通首先确定了本周的学习计划:周一、二学习Amicus;周三、四、五学习MCS+

进入工作室之后,老师简单的了解了我的学习目的与需求,针对主要问题进行重点讲解,实践是检验问题的金标准,首先从安装管路开始,本以为安装管路都大同小异,这一操作真的发现了“小异”之处,通过老师的指导与讲解领悟到了“异”处所在,人家的安装很精细,包括:一、盐水管路不能压在血液收集袋的管路上,以免影响重量称发生误报警。二、安装离心桶时多腔管路要捋顺,以免打拆造成管路断裂报废。在家操作时虽然没有发生此方面的误操作,但是经老师这一指点,这些细节部分还真是容易忽略的要点。管路初始化完成后输参数是由老师亲自操作的,在这一部分里,目标产量这一项与我们不同,按一个治疗量标准来定,我站是“2.5×1011/L”,北京血液中心是“2.7×1011/L”,老师的解释是经过较长一段时间的质控跟踪“2.5×1011/L”采集合格率在70-80%,“2.7×1011/L”采集合格率能达到95%以上,所以Amicus一个治疗量定在“2.7×1011/L”两个治疗量“5.4×1011/L”, MCS+一个治疗量定在“2.6×1011/L”两个治疗量“5.2×1011/L”,但是在采集过程中要依据每个血员的个体数值差异灵活调整。带教老师利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对Amicus经常出现的故障进行了详细的讲解,虽然在站内培训时已经学过了,但经过老师将其多年采集经验与实操融合在一起讲解,使记忆更加深刻了。(经验1、在安装与采集过程中,系统报“液流故障”是较难处理的,如“全血重量称受到干扰,系统就会报液流故障,如果在不明就理的情况下,不一定会首先排除这一简单的处理方法,也会很茫然。经验2、用MCS+采集的血员多次出现冲红现象,工作人员会在电脑中作以标记,下次此血员在来献血小板时直接用Amicus采集,以免报废管路。)。在这两天里,还发现了一处不同之处,血液中心使用的预冲盐水是500ml,我们使用的是1000ml,在观察完整个采集结束后,发现500ml盐水完全可以满足一次采集,想着我们是否也可以小小的节约一下。

周三至周五集中学习了MCS+的理论与操作。这台机器的“异处”也是在一些细节之处。在安装管路时,注意在全血泵与空气探测之间的一处管路连接处,既要安装到位又不能过分用力,以免造成此处管路连接处断裂,使红细胞通过直径变窄,采出的血液容易溶血。

工作学习了五天,真正让我感到了见多识广的意义。她们每天都要采八、九十人份的血小板,每天的工作量之大是我难以想向的,但她们忙而不乱,我想这就是她们工作中的智慧所在,我想是因为我的眼界不够开阔,想法不够深入,脑筋不够灵活,没有具备各位老师在工作中灵活应便的能力,没能让自己的工作也处处体现出忙而不乱的情形,还好的是,在我没有想到的时候,站领导给了我一次拟补脑中空白的机会,让我学到了一些工作中的好方法。没到血液中心学习时自认为还有半下子,到了大地方方知道自己连半下子都不剩了,方明白学习真的是无止境的。

这次培训无论是观模还是实践操作,都让我从多个角度获得了知识,感谢站领导给了我这次学习的机会,今后我将尽自己所能把所学到的知识用于实际工作中。如上是我对这次培训学习的心得,请站领导及全站同志批评指正。

 
投稿邮箱:qsxzwz@163.com 联系电话:0452-8099957 黑ICP备09099969号-1 地址:齐齐哈尔市建华区军校街296号 邮编:161006 
Copyright © 2014 齐齐哈尔市红十字中心血站 All Rights Reserved. 技术支持:齐齐哈尔思维岛 本站共有25721033人浏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