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动态
  献血知识
  献血者权益
  精彩瞬间
  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感谢献血者的救命捐赠 促进定期自愿无偿献血 写于2015年世界献血者日来临之际

感谢献血者的救命捐赠 促进定期自愿无偿献血 写于2015年世界献血者日来临之际

    如果不输血,我儿子早就没有了,要感谢那些献血的人,是他们挽救了我儿的生命。”这是一名7岁患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母亲的肺腑之言。

    6月14日是世界献血者日,今年活动的主题是“感谢您挽救我的生命”。重点是感谢那些通过献血拯救生命的献血者,并利用“无偿献血,定期献血”这一口号鼓励更多的人自愿定期献血,呼唤那些从未献过血的人们,特别是年轻人,开始加入到定期自愿献血的行列中来。

    我市全年临床用血量约12吨左右,无偿献血的志愿者有千千万,用血救命的患者有万万千,这里采访几位献血者、用血者和临床血液工作者,通过他们对献血的认知,告诉大家,献血对于健康人来说,只需要小小勇气,而对于那些急需用血挽救生命的人来说,却是生的希望!在自己身体健康时献血等于存入“血液银行”,在帮助他人的同时, 也为自己和家人多了一份保障,献血行列期待你的加入。

骆云成:

    我要凑够一百个献血本

    58岁的骆云成是位三轮车夫,他从2002年开始献全血,后来又献血小板,他现在已经拥有77本献血证,他的目标是,满60周岁,献血最大年龄期限前,凑够一百个献血证。

    “帮助别人,健康生活,快乐自己。”这是骆云成朴实的想法。在他心中,血站就是他的家,那里的工作人员是他的亲朋,在那里他有被认同感。每次献血宣传的公益活动,他宁肯不拉活赚钱,也要积极参加。去血站献血,看到血站的凳子坏了,他就找来工具修。每次看到献血的公益广告,他都为自己是其中的一份子而感到自豪。他记得,在他快55周岁时,他已经拥有47个献血证,当时献血最大年龄就是55周岁,当时他心里很失落,后来血站体采科崔琼主任告诉他,《2011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》中规定,既往无献血反应、符合健康检查要求的多次献血者,献血年龄可延长至60周岁了,他当时很开心,又可以多献几年血帮别人了。还有两年就满60周岁的骆云成说,到时候我凑够了一百个献血证,不能再献血了,我仍然是志愿者,为献血宣传服务。

程爱娟:

    将爱心传递给学生们

    传道授业解惑,矢志教书育人。作为从事教育工作的程爱娟,桃李满天下,她不仅要教会学生们知识,她更希望将献血这种大爱精神传递给学生们,将“人人为我,我为人人”的博爱之心传递给学生们,让更多的鹤城人加入到无偿献血行列之中。

    五年前,程爱娟教一名学生英语,孩子的家长王可鹏在血站工作,通过他,程爱娟从不了解献血是咋回事儿,到成为一名无偿献血志愿者,这么多年来,她每次都献两个治疗量的血小板,累计献了40次,每个月一次。“父母给我生命,一生感恩家人和周围的朋友给了我爱,我的朋友患病输过血,朋友受益于献血让我更加坚定,我要将这种正能量传递给年轻人。”程爱娟很享受献血这个过程,作为鹤城人,为家乡做点事儿,她感觉荣耀。

丁 岩:

    从捐献骨髓到服务队长

    2013年8月30日,33岁的丁岩为广东一位7岁患白血病的女孩捐献了造血干细胞。此后,他又多了一个身份,成为一名无偿献血志愿者,进而成为无偿献血宣传服务队队长。他的愿望就是:“让更多的人了解无偿献血。”

从捐献骨髓到成为无偿献血宣传服务队队长,这个经历让他认识到,他的职责任重道远。以前自己捐献就可以了,现在成为队长了,这就远远不够的,要掌握正确的献血知识,多途径将献血理念传递给他人,组织无偿献血志愿者为献血者服务,剔除世俗偏见,让更多的人明白,不能只有用血的时候才想起来献血,平时就应该献血,不要为利益左右。他现在用心和人交往,希望更多的人加入献血者行列,特别希望懂医的人成为服务队队员,更好地为献血者答疑解惑。丁岩说,从捐献骨髓到服务队队长的转变,他感觉是一种爱的升华,他会坚持下去,会做得更好。

叶辉锋:

    我们的行动影响着孩子

    “捐献造血干细胞后,影响了我们一家人,现在一家三口更幸福了!”叶辉锋,这位去年12月8日为韩国小朋友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英雄,感觉每天的生活都很充实而有意义。

12月8日前,叶辉锋过着平静的日子,对外的交往也很少,只有战友和同事圈,自从捐献造血干细胞后,他的朋友圈迅速地扩展了,他的爱人王红从不了解不支持,到现在,不仅自己献血,今年4月也在中华骨髓库留样,并参加了无偿献血志愿者协会,成为服务队副队长,宣传无偿献血等活动,他们的女儿受到他们的影响,也热爱公益,跟随父母参加各种公益活动,为白血病患儿捐款。还在幼儿园里关心身边的小朋友,父母的言传身教,对孩子影响很大,父母的正能量行为,成了孩子的榜样。叶辉锋说:“我们一家的幸福指数在升高。”

张淑英:

    专业解读献血对身体无碍

    张淑英,齐齐哈尔医学会血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,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院长,她从专业解读,献血对身体无碍,并带头献血。

    人离开血是无法生存的,作为血液专业医学人员,张淑英从事临床医学30多年了,她深知血液对于生命的重要。太多的血液病患者渴望着输血延长生命,紧急外伤的患者,等待输血挽救生命。前几天,一名消化道出血的小伙子,血红蛋白每升仅有20克了,半夜三更必须输血保命,一名女患者溶血性贫血,连夜需要洗涤红细胞,血站工作人员加班加点,应急工作。齐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每年血液病患者量都在增加,今年用血量更是翻了一倍,作为我市血液病科研学科建设带头人,张院长深知血液的重要,在血站血液偏型紧张时,她组织职工带头献血,张淑英院长从专业角度说,献血对身体毫无不良影响,不仅如此还可以促进造血功能,所以,既不必休息多长时间,也不需要额外增加很多的营养,正常人体一次献血400毫升以内,啥事儿都没有。

巩海鸥:

    我儿的生命靠输血延长

    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,骨髓不再造血,靠药物刺激骨髓恢复造血,在这个漫长的治疗过程中,最初阶段只有靠输血维持患者的生命,韩硕这个七岁的小男孩,不幸得了这种疾病,从得病至今半年多了,每个星期都输血,严重时天天输血,他的母亲巩海鸥说:“我儿的生命靠输血延长,感谢所有给我儿献血的人。”

    7岁的韩硕来自讷河市拉哈,去年12月的一天,他突然鼻子流血不止,送到齐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时,孩子已经昏迷,血红蛋白只有每升30克,当时血液风湿科主任周虹诊断孩子患上了重症障碍性贫血,巩海鸥还不相信,又带孩子去了外地大医院,结果还是回到附属二院继续治疗。从前三个月危险期到现在, 孩子不时出现突然出血的情况,也只有在输血的基础上才能进行相应的治疗,这个原本虎头虎脑的小男孩靠输血在与疾病进行着较量。

陈凤云:

    “熊猫血”随时待命成习惯

    RH阴性血,因为稀缺,大家给它取名“熊猫血”,我市有支志愿者队伍,他们都是熊猫血,当有急需用血的情况时,一个电话,只要身体情况符合条件,他们就会奔赴血站,这种随时待命救人的善举已经成了习惯。

    2011年,陈凤云建立无偿献血RH阴性血分会,并先后设立熊猫血QQ群和微信群,这里有RH阴性血的兄弟姐妹,是稀有血型者沟通的平台,现在成员发展到150人左右。因为熊猫血稀缺,血站虽有常规库存量,但是出现紧急大量用血时,还是会出现短缺情况。去年10月,一名产妇大出血,需要RH阴性O型血,晚上21时多了,通过QQ群通知,志愿者李秀明和王秋实分别打车赶往血站救急。像这样的情形在他们中间经常发生,克东县的权宜平、龙江县的于雪,都是这样的人,从不张扬,每每接到血站“紧急通知”,总会赶来撸袖子献血,“献血已经成为我生活中的一个习惯。”

高 洋:

    儿子影响母亲 母子结伴献血

    2004年,还在齐齐哈尔大学上学的高洋就开始献血了,之后他影响了母亲,带动母亲一起献血。现在高洋在泰来县平安保险公司上班,只有周末才回来,他和母亲经常结伴、定期献血。用高洋的话说:“定期献血,坚持下去,帮助别人。”

    31岁的高洋工作很繁忙,但再忙也不忘定期来献血。工作中,他经常遇到癌症患者或者意外受伤的人,他也经常说,献血就像是保险,不要需要时才想起来献血,而应该在健康时献血,即帮助了别人,当自己需要时,有一天别人也能帮助自己。高洋认为自己作为一个普通的市民,通过自己的血液,能帮助别人,他很开心,他也要通过自己的努力,让自己的儿子看到他的爸爸是个有爱心有担当的人,给孩子树立个好的榜样。他也期盼更多的人成为定期献血者,希望所有用血者恢复健康。


 

齐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院长张淑英带头参加无偿献血

杨 爽 本报记者 赵 乐

转载自《鹤城晚报》2015年6月12日

 
投稿邮箱:qsxzwz@163.com 联系电话:0452-8099957 黑ICP备09099969号-1 地址:齐齐哈尔市建华区军校街296号 邮编:161006 
Copyright © 2014 齐齐哈尔市红十字中心血站 All Rights Reserved. 技术支持:齐齐哈尔思维岛 本站共有22154450人浏览